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报

浏览次数:20249信息来源:发布时间:2013-03-25 10:04:01文字大小: 打印

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在厅党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紧围绕科技发展工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政府信息公开和业务能力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实效,圆满完成了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任务,有效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健康发展。
  一、概述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加强管理,提升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水平。一是加强领导,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对厅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实行专人负责制,保证了信息公开工作的连续性。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水平。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开展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使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12年,选派1人参加了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三是规范程序,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效率。根据《条例》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和程序,细化公开信息的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信息的审批,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方法,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为全面、及时、准确将科技信息进行公开,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一是加强信息采编。针对科技工作开展情况,对全省科技发展工作动态以“科技信息”方式进行采编,并及时向全社会发布。2012年共编写各类科技信息204期,主要在厅门户网站首发,并被《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科技报》等报刊以及科技部、省委、省政府、青海新闻网、新华网青海频道、青海科技信息网等网站转载公开,使科技工作信息得到了全面及时公开,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我省科技工作发展动态,也方便了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二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认真遵照公正、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对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各类信息进行梳理,并严格保密审查,对符合《条例》的信息进行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的公开。2012年,对我厅产生的符合信息公开条件的184条信息首先在厅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开,同时报送省图书馆和西宁市政务大厅,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科技工作在公众监督下透明,确保了政务、信息的公开。根据省政府要求,10月7日对我厅2011年“三公”经费进行了公开。三是改进信息公开形式。针对信息公开工作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厅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版,重点突出了政府信息公开和在线办事服务功能,创新公开方法,丰富公开载体,全面提升了信息公开工作的能力水平。四是做好依申请公开。加大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程序,完善制度,按照依申请信息公开要求,2012年,对1件依申请公开事项进行了公开,答复满意。
  (三)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公开,提高科技工作科学化管理水平。为了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从科技计划的指南发布、项目申报、评审、立项、经费资助、合同、实施、验收等整个过程均已实现了公开、透明、公正的程序化。即针对涉及全省重要产业的重大、关键和发展瓶颈的科技问题编制并向社会发布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今年主要在《青海日报》和省科技厅门户网站进行公开发布,向全社会征集2012年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各单位根据指南组织项目,通过网上申报系统进行注册申报,对于申报的项目首先进行初选,然后按科技计划分类报送相关业务处室,由主管厅领导组织专家进行初审,由专家组提出立项意见,提交厅务会研究讨论,对厅务会确定的拟立项项目再组织财务专家进行预算评估。科技项目的立项科学、公平、合理。
  按照《青海省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监督管理、财务验收工作规程(试行)》等相关规定,对项目(课题)经费的来源和支出预算进行严格评审。主要从项目(课题)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以及支出总量、比例结构、人均强度和预算实物量等方面,对各科目支出的测算方法、测算依据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审。在详细分析和评审的基础上,对各项目绩效目标和预算书中的不合理项进行相应调整、剔除,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经费预算评审意见,确保了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严格执行单位法人责任制,对项目超期未验收的责作到单位实行项目取消、后补助等措施,对今年计划中的28项实行了后补助资金管理方式,项目共涉及资助经费2120万元;对6个项目采取了不予立项措施,共涉及资助经费455万元。对青海省2012年立项380个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专家进行了经费预算评审。经评审,对预算书中的不合理项进行了调整和剔除,共调减资助经费172.86万元,约占拟资助经费的0.85%。
  2012年应安排科技项目经费25300万元,新开项目380项,当年资助经费23493.29万元,结转经费1806.71,吸引全社会投资441.38亿元。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全社会科技投入之比达到1:174,充分发挥出了科技投入的放大作用。通过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和采取政策激励机制,全省科技投入明显增加,逐步形成了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筹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种投资形式并存的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
  (四)加大科技工作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一是加强科技成果和科学技术奖项的公开。按照科技成果评价要求,对今年登记的319项科技成果进行了评价,并在省科技厅门户网站进行了公示,公示率为100%。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暂行办法》,对201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候选人及青海省2012年度科学技术奖一、二、三等奖共项进行了公示。二是加强高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公开。2012年,全省共征集高新技术认定企业28家,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公示的基础上认定了高新技术企业10家。征集科技型认定企业50家,在组织专家评审、公示的基础上认定了科技型企业22家;联合省经委等部门评审、公示、认定创新型企业8家,科技部批准2家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会同省发改委、省经委评审、公示、组建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能源、农牧、冶金、新材料、装备制造、交通等重点领域(行业)的需求和重点学科发展,新组建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均进行了评审与公示;会同省农牧厅等单位评审、公示、批准6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三是依法对人事任免工作进行公开。积极在人事工作方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监督,保障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努力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在公开下选聘,坚持把人事公开固化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凡是涉及群众利益、需要群众知晓、能够公开的事项均能够及时、全面地进行公示、公开,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公信度和满意度。今年按照省委组织要求,对我厅拟任免的岗位严格按照笔试、面度、民主测评、党组考核等程序进行公开选拔。公开选拔正处级领导干部2人,非领导干部1人;副处级领导干部6人,非领导干部1人,均进行了任前公示,得到了全厅干部和社会的认可与赞誉。四是加强科技管理立法工作。5月30日,青海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标志着我省第一部科技进步综合性地方法规条例将于2012年8月1日起施行。《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突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条例》的出台,对促进全省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法推动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建设创新型青海将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我厅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4条,全文电子化率达100%。
  (一)主动公开范围
  2012年,省科技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条例》和《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进行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根据科技厅主要工作职责,按照《条例》第九、十条规定内容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所公开的政府信息完全符合《条例》规定的公开范围。
  1、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政策法规类的信息4条,占总体的比例为2.17%;规划计划类的信息12条,占总体的比例为6.5%;全部属于本单位业务类信息。
  2、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无与公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方面的信息。
  3、在主动公开的信息中无属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方面的信息。
  4、主动公开了科技工作动态有关方面的信息204条。
  5、主动公开了厅内部机构设置及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信息,公开了人事任免等方面的信息共11条,占其公开的比例为100%。
  (二)主动公开途径
  1、互联网。主要在互联网(科技厅网)站进行信息公开。2012年重点突出了“政府信息公开”和“在线办事”栏目。方便公众申请办理各类科技事务和获取相关信息。
  2、省信息查询中心。为了拓宽信息公开渠道,对已公开信息进行梳理,把已公开信息以电子版和纸质形式报送省信息查询中心档案馆、图书馆、西宁政务大厅进行信息公开,保证了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3、其他形式。根据科技工作情况,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科技工作信息采编、发布,大部分信息稿件被《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青海科技报》等报刊以及科技部、省委、省政府、青海新闻网、新华网青海频道、青海科技信息网等网站转载公开,使科技工作信息得到了全面、及时的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2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件,其以电子邮件进行申请。其申请内容主要是关于我省2011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目录,按要求在厅门户网站给予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咨询处理情况
  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咨询事宜。
  五、政府信息公开复议、诉讼情况
  未收到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未产生任何政府信息公开支出与收费。
  七、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无其他相关工作情况。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缺乏统一的体制机制,致使公开与不公开的尺度难于准确把握;
  2、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致使公开形式、途径相对比较单一。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能力水平,准确把握信息公开的标准,进一步有效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2、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体制机制,探索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方式。
  九、相关说明与指标统计附表
  报告中的数据为我厅在全年科技发展工作中面向全社会主动公开的真实信息。
  指标统计详见附件。
  附件1:政府信息公开统计报表(全年报)
  附件2:《青海省科学技术厅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13年版)

作者:青海省科学厅

Copyright @ 2022 kj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青ICP备1900049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31   青公安备案63010302000073号青公安备案63010302000073号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制作维护:科技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971-8244514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大街12号省政府大院西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