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依法行政 > 青海省科技厅2022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青海省科技厅2022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21873信息来源: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时间:2022-07-07 15:12:14文字大小: 打印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的关键一年,做实做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意义重大。2022年全厅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贯彻落实,着力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拓宽载体渠道,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优化“互联网+”智慧普法手段,进一步提升普法的覆盖面、精准度和工作实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落实、入脑入心,为青海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奋力推进“一优两高”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厅系统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结合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落实到全厅普法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运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挥好各类基层党组织普法阵地作用,组织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推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员教育体系、干部教育体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员干部重点课程,纳入党政主要负责人学法述法内容。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为主要内容,举办2022年厅系统“八五”普法培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权威读本的学习宣传工作,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程、进头脑。

  二、突出重点内容,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3.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同富裕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科技进步法、能源法、农业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为青海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大力宣传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震减灾、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着力引导全社会依法应对突发事件。大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土地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生物安全、卫生健康、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着力为乡村振兴和民生改善提供法治保障。

  4.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强化宪法“九进”活动,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宣传教育,配合做好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好2022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加强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各族干部群众“五个认同”,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5.突出宣传民法典。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创作展播一批高质量的民法典普法微视频、宣传片等多种媒体形式法治文化产品,开展民法典知识竞赛等活动,讲好民法典故事,阐释民法典精神,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科技治理、法治实践。

  6.突出宣传与维护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持续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反分裂国家法、国防法、反恐怖主义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创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7.深入学习宣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三江源国家公园环境教育管理办法(试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 (试行)》《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规及相关政策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与绿色生产和消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宣传长江保护法以及江河湖库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草原森林防火、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生物安全、野生动植物保护、动物防疫、植物检疫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8.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以党章、准则、条例为重点的党内法规,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发挥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加强警示教育,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大力宣传国家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推动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三、突出重点对象,扎实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9.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厅干部教育;配合开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工作,把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行业规范,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等活动。

  10.加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抓住“关键少数”,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分级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完善配套制度,促使知行合一。落实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重大事项决策会前学法、“一把手”讲法制度,落实新提拔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工作,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内容。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法治讲座、旁听庭审、日常学法考试等制度。公务员录用中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单位建立执法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促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11.加强干部法治教育。加强厅系统干部法治专题培训,提高依法办事意识和依法治理能力。发挥厅机关法律顾问作用,常态化开展面向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内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法治观念,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定期开展法治宣讲、释法咨询等活动。

  四、落实普法责任制,切实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着力推进普法责任制落地落实。充分发挥厅依法普法办作用,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向“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延伸,推动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完善我厅普法责任清单,落实年度履职评议、重要时间节点普法责任认领、旁听庭审等工作任务。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全面推动以案释法常态化、长效化。

  13.健全完善普法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运用社会力量普法,推动普法工作社会化、项目化。用好“八五”普法讲师团、民法典普法讲师团,开展专题系列宣讲,支持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推动普法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五、坚持以法润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14.丰富法治文化产品供给。落实《青海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若干措施》,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报、屏、网、微、端、播”等各级各类新闻单位和大众传媒积极承担公益普法责任,创作高质量法治文化作品。通过创作编制、购买第三方产品或服务等方式,积极开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产品。在重要普法节点、节庆日、法律实施日,组织开展法治演讲、知识竞赛和征文、书画、摄影等各类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利用典型案事件进行法律解读,使典型案事件依法解决过程成为全民普法公开课。

  15.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结合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融合红色文化传承,搭建各类法治文化阵地 (宣传走廊、宣传屏、宣传栏等),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16.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属性贯穿法治宣传教育全过程,着力强化厅机关、各单位普法网络、新媒体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充分运用省垣主流新闻媒体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报、屏、网、微、端、播”平台,围绕法治青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大力宣传我省法治创建活动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六、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

  17.推进行业依法治理。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化“法治进企业”“法治进网络”等活动,国科公司系统要结合实际,广泛开展“诚信守法企业”等创建活动,持续提升行业依法治理能力。

  七、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见效

  18.发挥主体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厅普法办公室作用,及时向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请示报告全厅普法工作,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19.强化工作保障。落实全省法治宣传经费制度,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配合做好全省加强法治讲师团、普法志愿者、公益普法形象大使等选聘,充实国家通用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普法队伍等工作。

  20.推进“互联网+”智慧普法。充分利用“青海普法网”和“青海普法”新媒体法治宣传教育APP、普法管理考核系统、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及考试平台发布或转发普法教育学习,推动精准普法、互动普法。

 

附件:2022年重点时间节点普法清单.doc

作者: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Copyright @ 2022 kjt.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青ICP备1900049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6300000031   青公安备案63010302000073号青公安备案63010302000073号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  制作维护:科技厅办公室   联系电话:0971-8244514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西大街12号省政府大院西三楼